7月初,紅安縣華家河鎮熊河村村民一大早就在田間地頭種紅苕苗,挖坑、放苗、澆水、掩土,各個動作一氣呵成。
“之前這里是一片荒地,并且大小不一,整理起來很難?!奔t安力量家庭農場負責人熊立良指著大棚說,“后來,我們與政府聯系,爭取資金投資了十幾萬用來土地整改,將小地改成大地,并且投資近70萬元建設了300余畝的高標準滴灌農田,用于紅苕種植,我們農場500畝的紅苕基地已全部完成種植?!?/p>
說起育苗育秧,熊立良繼續介紹,他們農場有30畝的苗田,向周邊鄉鎮供應8000余畝的紅苕苗,已經成為了縣級育苗基地,政府也聯系農業專家來農場進行調研,向農場推薦適合大別山地區種植的優良紅苕品種,提高了產量,預計畝產可以達到4000斤,每畝創造收益2000余元。
“紅苕產業有著巨大的潛力,機械化也需要人工配合,我們農場目前招募了十幾名農機手,用于農作物播種、噴藥、收割等機械操作,按畝計算100元/畝,請附近閑散農戶幫忙,工錢按80-100元一天計算,能夠帶動50-60人實現在家就業,既緩解農場的用工荒,又反哺家鄉實現共同富裕?!毙芰⒘冀榻B。
據介紹,為提高農業種植技術以及糧食產量,農場準備投資建設一座水溫控制一體化的綜合性的農業基地。同時,與薯樂等附近紅苕加工企業緊密合作,搭乘“秀美華河”電商平臺快車道,不斷提高紅苕的競爭力與附加值,助力市場主體和農民增收致富雙提升。
來源:湖北日報客戶端 紅安縣融媒體中心
作者:孫華 晏軍新
原文鏈接: